投资看儋洋丨洋浦港:一个国际航运枢纽的崛起
2024-04-26
崛起成为一个国际航运枢纽
4月17日,“新海口”轮离开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启程前往阿布扎比哈里发港,标志着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迎来首条中东直达航线。
自2018年海南自贸港开始建设以来,洋浦港航线持续增加,2020年更是加速发力,由19条跃升到33条航线。截至今年4月已开通47条航线。
其中,洲际航线的开通更是意义重大,提升了洋浦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地位。
2020年9月2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南太-澳洲集装箱航线开通。这是洋浦港开通的首条洲际航线,标志着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开始从“近海”迈入“深蓝”时代,为洋浦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口作用,大力发展外贸“水水中转”,打造中国面向印太两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9月23日,海南自贸港(洋浦)—西非洲际航线开通。这是洋浦港开通的第二条洲际航线,也是首条通达非洲的集装箱干线。
2023年3月13日,由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运营、从巴西始发的南美洲际航线(ESA2)“新福州”轮顺利完成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的首次靠泊装卸并离泊。这是继洋浦至南太平洋、西非等洲际航线之后,第三条停靠洋浦港的洲际集装箱航线。
同时洋浦港不断增加近洋外贸航线。截至目前,已开通24条外贸航线,通往中东、印度、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加强了东南亚、南亚主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贸往来,推动海南自贸港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内贸航线上,截至目前已开通23条航线。洋浦港不断加密华东、华北地区航线,吸引货物经洋浦中转;强化洋浦与北部湾港口、珠三角地区的高密度支线,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
洋浦港的内外贸航线布局日趋完善,基本覆盖国内沿海城市和东南亚地区主要港口,联通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西非,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显著提升了国际航运枢纽地位。
今年一季度,儋州洋浦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325.9亿元,单季首次突破300亿元,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半壁江山”(50.7%),外贸规模居全省第一。相应的,洋浦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6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了9.5万标箱,同比增长63%。2月13日单日作业吞吐量达8817标箱,创历史新高。
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加速落地和航线增加,洋浦港的货运量逐年不断突破新高,2023年洋浦港货物吞吐量达5803.56万吨,同比增长8.5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3.35万标箱,同比增长3.75%。外贸集装箱量增长尤为显著,2023年完成47.32万标箱,同比增加13.86%。特别是集装箱吞吐量在2020年首次突破百万标箱后,2020年至2022年3年平均增速超过30%,连续3年增速位列百万标箱以上海港全国第一。
货运量的大幅增长得益于航线的持续加密,带来了更多的货源和更广阔的市场;而货运量的增长同时又吸引了更多的航运公司和航线选择洋浦港作为停靠点,形成了航线与货运量交替上升的良性循环发展。
这也吸引了大量航运市场主体热烈涌入,2022年相比2020年总数翻了一番,至2023年多达882家航运物流相关市场主体落户,类型涵盖航运电商平台、融资租赁、船舶管理、船员管理、海事咨询服务以及燃料供应等,各航运要素加速汇聚洋浦港,儋州洋浦港航物流产业迎来大发展。儋州洋浦正大力将港航物流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洋浦港快速发展的深层因素既在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各种自贸港特有政策如双十五税率等加速落地;也在于洋浦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独有的航运政策。
儋州洋浦以“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为核心,围绕运输来往自由便利,聚焦国际船舶注册落地、监管服务等流程,探索形成了1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集成创新,已入选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2020年6月1日,《总体方案》公布当天,海南海事局为中远海运旗下的“中远海运兴旺”轮签发了《船舶国籍证书》,第一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货轮正式诞生,标志着“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登记注册制度成为落地最快的自贸港政策。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的实施,吸引航运及行业相关配套企业落地,大大降低了船舶登记成本,提高登记效率,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自此,洋浦港船舶登记数不断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共46艘国际船舶注册“中国洋浦港”,总载重吨超531万。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
航运企业将船舶登记“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在船舶购置、船舶登记、船舶经营等3个环节,在符合政策条件前提下可享受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运输政策和洋浦经济开发区航运扶持政策。
在船舶购置环节,一是若航运企业向境内船舶建造企业购置新建造并登记到“中国洋浦港”船籍港且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舶,视同出口并出口退税,一次性退还航运企业购置船舶时支付的增值税额。2020年12月17日,海南自贸港首笔国内建造并从事国际运输船舶“远兰湾”轮的退税业务办理完成,标志着“在‘中国洋浦港’登记并从事国际运输的境内建造船舶给予出口退税”政策正式落地。适用船舶出口退税政策有效降低航运企业购船成本11%以上。二是若航运企业从境外进口的运输船舶,可享受海南自由贸易港运营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可有效降低购船成本20%以上。2021年4月26日,“宏鲲玫瑰”轮注册登记洋浦港,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下首艘外籍船舶成功回归洋浦注册登记,这是享受《海南自由贸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海关实施办法(试行)》政策的首艘运输船舶,标志着“进口营运用交通运输船舶免税”政策完成首单。
在船舶登记环节,在洋浦登记的船舶可享受船舶登记奖励,以及海南和洋浦海事部门高效便捷的船舶登记服务、审批部门水路运输资质审批服务。
在船舶经营环节,一是在符合实质性经营的航运企业,可享受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对企业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收入达到30万元的员工或者经海南省各级人才管理部门所认定的人才,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累计居住满183天的,可享受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免征政策。三是对企业新购置价值超过500 万元的船舶,财务上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此外,洋浦港还有“启运港退税”政策。2021年4月6日,从广州南沙港启运的海南自贸港首单启运港退税货物抵达洋浦小铲滩码头,申报退税金额6.47万元,标志着“启运港退税”政策正式落地。
洋浦港第五项独有的航运政策是“内外贸同船运输加注保税油”政策。2021年4月8日,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实施首船93吨保税燃油加注业务,“内外贸同船运输加注保税油”政策在洋浦正式落地,这是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洋浦独有的政策。在外贸船加注保税油的基础上,为在洋浦开通运营内外贸同船运输的集装箱内贸船舶提供加注保税油服务。
洋浦港目前有10多个码头,集装箱、散杂货、原油、天然气等各类泊位51个,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1.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220万标箱。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后,洋浦港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万标箱,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183万标箱。洋浦港未雨绸缪,已于2023年提前开工建设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
工程计划投资103亿建设4个20万吨级、1个15万吨级和1个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配套建设相应的集装箱堆场及生产生活设施,年设计通过能力为500万标箱。一期工程预计于2025年底前完工。届时集装箱码头能级将由5万吨级提升至20万吨级,能够满足目前国际最大集装箱船的靠泊需求,集装箱通过能力将超过700万标箱。这标志着洋浦朝国际枢纽海港建设迈出关键性一步。
同时,洋浦港已于今年开工建设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计划投资14.7亿将洋浦港区现有5万吨级航道升级为满足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通行,并配套建设相应的导助航设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洋浦港区航道能级,适应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和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在东南亚海运主航线的中心位置有效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未来已来,儋州洋浦将紧扣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洋浦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桥头堡”作用,推动“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进一步深化,加快完善港航基础设施,持续开辟内外贸航线,加强洋浦国际航运枢纽的中转功能,朝着千万级集装箱海港目标不断迈进!
2018年,洋浦港口岸小铲滩码头正式开通外贸航线。同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洋浦港作为一类开放口岸,肩负着泛南海区域国际航运枢纽港口重任,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依托。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了洋浦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国际航运枢纽的发展定位。支持洋浦港吸引国内外货源,发展国际中转运输业务,培育成为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洋浦港由“地区性重要港口”跃升至国家层面的“国际枢纽海港”。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提出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
2022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儋州考察调研,提出“用好‘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2022年9月形成的“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作为海南自贸港第十四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对外公布。
2023年7月,洋浦港正式入选全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洋浦保税港区入选中国外向型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也是海南首个入选园区。
2022年至今,洋浦港对外开放口岸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二线口岸”查验设施设备建设项目开工,洋浦港进入封关倒计时。